職稱 | 姓名 | 主要學(經)歷 | 現職 |
---|---|---|---|
董事長 | 陳盛沺 | (經) 瑞智精密(股)公司董事長 (學) 猶它州州立大學土木系 | 聲寶(股)公司 董事長 |
副董事長 | 楊正民 | (經) 新寶企業(天津)有限公司 (學)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 聲寶(股)公司 顧問 |
董事 | 馮明法 | (經) 瑞智精密(股)公司副總經理 (學) 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博士 | 瑞智精密(股) 公司 總經理 |
董事 | 鄭際昭 | (經) 中國鋼鐵(股)公司 鋼鐵研究發展處 處長 (學) 德國克勞斯塔工科大學 選礦工程 博士 | 中國鋼鐵(股)公司技術部門 副總經理 |
董事 | 三代 一壽 | (經) 日商夏普株式會社空調I事業部 事業部長 (學) 筑波大學大學院 工學研究科 構造工學専攻 | SAS事業本部 空調事業部 事業部長 |
董事 | 陳盛泉 | (經) 聲寶(股)公司董事長 (學) 辛辛那提大學電機碩士 | 聲寶(股)公司 副董事長 |
獨立董事 | 蘇慶陽 | (經) 中華汽車工業(股)公司董事/總經理 (學) 成功大學機械系 | 寶一科技(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建大工業(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彥臣生技藥品(股)公司 董事 |
獨立董事 | 陳盛旺 | (經) 台灣夏寶公司 總經理 (學)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 | 無 |
獨立董事 | 黃寶慧 | (經) 旺旺寬頻 董事 (學) 台灣大學國企研究所博士生 | 美的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中華電視公司 董事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首席政策公關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東森新媒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
姓名 | 國籍 | 性別 | 兼任本公司員工 | 獨立董事任期年資 | 年齡分布 | 專業能力 | 產業經驗 | ||||||||||||||||
---|---|---|---|---|---|---|---|---|---|---|---|---|---|---|---|---|---|---|---|---|---|---|---|
3年以下 | 4至8年 | 9年以上 | 40至49 | 50至59 | 60至69 | 70以上 | 經營管理 | 領導決策 | 產業知識 | 財務會計 | 法律 | 環保 | 行銷 | 金融 | 科技 | 生技 | 貿易 | 物流 | 製造 | ||||
陳盛沺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楊正民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
馮明法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鄭際昭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
三代一壽 | 日本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
陳盛泉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
蘇慶陽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陳盛旺 | 台灣 | 男 | V | V | V | V | V | V | V | V | |||||||||||||
黃寶慧 | 台灣 | 女 | V | V | V | V | V | V | V |
管理目標 | 達成情形 | |
---|---|---|
兼任公司經理人之董事不宜逾席次三分之一 | 一名董事具經理人身分(占比11.11%) | 達成 |
過半數董事席次不具有配偶或二親等以內之親屬關係 | 二人具有二親等以內之親屬關係(占比22.22%) | 達成 |
增加跨產業董事 | 董事產業經驗涵蓋金融、科技、生技、貿易、物流等。 | 達成 |
職稱 | 姓名 | 就任日期 | 進修日期 | 主辦單位 | 課程名稱 | 進修時數 | |
---|---|---|---|---|---|---|---|
起 | 迄 | ||||||
法人董事代表人 | 陳盛沺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法人董事代表人 | 楊正民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法人董事代表人 | 馮明法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法人董事代表人 | 陳盛泉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法人董事代表人 | 鄭際昭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獨立董事 | 蘇慶陽 | 112/06/15 | 112/05/04 | 112/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獨立董事 | 陳盛旺 | 112/06/15 | 112/02/10 | 112/02/10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數位經濟下的競爭與消費者保護議題 | 3 |
111/05/04 | 111/05/04 | 社團法人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3 | |||
獨立董事 | 黃寶慧 | 112/06/15 | 112/05/11 | 112/05/11 |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 公司治理講堂-如何看懂財務報表-給非財務背景董監的一堂課 | 3 |
委員職稱 | 姓名 | 經歷 |
---|---|---|
召集人 | 蘇慶陽 | 金屬工業發展中心 常務董事 台灣區車輛同業公會 常務理事 裕隆企業集團總管理處 副執行長 中華汽車工業(股)公司 董事/總經理 華擎機械工業(股)公司(共同引擎) 董事長 匯豐汽車(股)公司 董事長 行將企業(股)公司(中古車Auction公司) 董事長 順益汽車(股)公司 副董事長 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 北京博瑞裕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 裕隆汽車製造(股)公司 董事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公司(汽車保險為主) 董事 裕隆企業(股)公司(汽車融資公司) 董事 中華賓士汽車(股)公司 總裁 智邦科技(股)公司 顧問 佳士達科技(股)公司 獨立董事 寶一科技(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建大工業(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彥臣生技藥品(股)公司 董事 |
委員 | 陳盛旺 | 台灣夏寶公司 總經理 聲寶公司 董事 聲寶公司行政管理本部 行政長 聲寶公司電子事業部 總經理 聲寶公司電子產品企劃處 處長 荷蘭新寶公司 總經理 英國新寶公司 總經理 |
委員 | 黃寶慧 | 美的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中華電視公司 董事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首席政策公關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東森新媒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
職稱 | 姓名 | 實際出席次數 | 委託出席次數 | 出席率 |
---|---|---|---|---|
召集人 | 蘇慶陽 | 1 | 0 | 100% |
獨立董事 | 陳盛旺 | 0 | 1 | 100% |
獨立董事 | 黃寶慧 | 1 | 0 | 100% |
委員職稱 | 姓名 | 經歷 |
---|---|---|
召集人 | 蘇慶陽 | 金屬工業發展中心 常務董事 台灣區車輛同業公會 常務理事 裕隆企業集團總管理處 副執行長 中華汽車工業(股)公司 董事/總經理 華擎機械工業(股)公司(共同引擎) 董事長 匯豐汽車(股)公司 董事長 行將企業(股)公司(中古車Auction公司) 董事長 順益汽車(股)公司 副董事長 戴姆勒輕型汽車香港有限公司 董事 北京博瑞裕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 裕隆汽車製造(股)公司 董事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公司(汽車保險為主) 董事 裕隆企業(股)公司(汽車融資公司) 董事 中華賓士汽車(股)公司 總裁 智邦科技(股)公司 顧問 佳士達科技(股)公司 獨立董事 寶一科技(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建大工業(股)公司 獨立董事/薪酬委員/審計委員 彥臣生技藥品(股)公司 董事 |
委員 | 陳盛旺 | 台灣夏寶公司 總經理 聲寶公司 董事 聲寶公司行政管理本部 行政長 聲寶公司電子事業部 總經理 聲寶公司電子產品企劃處 處長 荷蘭新寶公司 總經理 英國新寶公司 總經理 |
委員 | 黃寶慧 | 美的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中華電視公司 董事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首席政策公關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東森新媒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
職稱 | 姓名 | 實際出席次數 | 委託出席次數 | 出席率 |
---|---|---|---|---|
召集人 | 蘇慶陽 | 1 | 0 | 100% |
獨立董事 | 陳盛旺 | 0 | 1 | 100% |
獨立董事 | 黃寶慧 | 1 | 0 | 100% |
姓名 | 職稱 | 主要職掌 |
---|---|---|
馮明法 | 集團總經理 | 集團重大營運活動的決策者,參與董事會的決策,執行董事會的決議。負責集團行銷、銷售等相關業務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吳以文 | 副總經理 | 負責集團生產管制、產品研發等相關業務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柯志成 | 副總經理 | 負責集團財務運作、資金調度、風險管理及資訊系統、人力資源等相關業務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牛永光 | 副總經理 | 負責集團行銷、銷售等相關業務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劉士傑 | 協理 | 負責集團生產、品質、生產技術等相關業務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謝明峯 | 協理 | 負責集團研發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簡正中 | 廠長 | 負責觀音廠區經營管理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羅培宙 | 協理 | 負責海外營銷經營管理之政策執行與督導,參與執行達成集團營運目標。 |
開會日期(期別) | 與內部稽核主管溝通事項 | 與簽證會計師溝通事項 | 溝通結果 |
---|---|---|---|
111/3/16 (第二屆第八次) | 本公司110年9月至12月及111年1月內部稽核報告。 本公司110年內部控制制度聲明書。 | 討論本公司暨子公司110年度個體財務報告及 本公司暨子公司110年度合併財務報表查核情況, 包括任何查核的問題或困難以及經營階層的回應。 簽證會計師獨立行評估與狀況了解。 | 無意見。 |
111/5/4 (第二屆第九次) | 本公司111年2月至3月內部稽核報告。 | 本次委員會並未邀請會計師列席。 | 無意見。 |
111/8/9 (第二屆第十次) | 本公司111年4月至6月內部稽核報告。 | 本次委員會並未邀請會計師列席。 | 無意見。 |
111/11/3 (第二屆第十一次) | 本公司111年7月至8月內部稽核報告。 本公司「112年度稽核計劃」案。 | 本次委員會並未邀請會計師列席。 | 無意見。 |
主辦單位 | 課程名稱 | 進修日期 | 進修時數 |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公司治理的十堂必修課 | 2020-06-12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從董事會角度談智財管理 | 2020-07-14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資本市場與公司治理 | 2020-09-22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 | 2020-11-24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併購審議與董事責任 | 2020-12-11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洗錢案例及其前置犯罪(含內線交易)分析 | 2021-03-16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2030/2050淨零排放-全球企業的永續挑戰與機會 | 2022-03-22 | 3 |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 台新三十永續淨零高峰會論壇-認真淨零成就永續2030 | 2022-04-22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以風險角度看企業永續治理-從公司治理到ESG | 2022-05-04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企業併購過程之併購整合關鍵議題探討 | 2022-11-18 | 3 |
中華公司治理協會 | 智慧製造趨勢與數位科技於經營管理之應用 | 2023-05-04 | 3 |
本公司為穩健經營與永續發展,109年3月20日經董事會通過「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以作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指導原則。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明訂風險管理作業程序及辨識風務來源種類,分為外部環境變數及內部環境變數,並由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公司治理委員會兼任)、稽核室、各業務單位負責風險監控,透過定期報告與評估控管相關風險。
重大議題 | 風險類別 | 潛在風險 | 風險管理政策或策略 |
---|---|---|---|
公司治理 | 財務風險 | 利率上漲 | ■以低利率之短期融資滿足短期營運的需求 ■中長期的資金以向金融機構取得中長期額度並以固定及浮動利率雙管齊下的方式鎖定資金成本 |
匯率風險 | ■運用外幣負債來平衡外幣資產的部位 ■持續密切觀察國際外匯市場趨勢的變動 | ||
集團財務風險的掌控 | ■隨時監控集團企業之財務結構狀況並設定預警機制 ■強化集團公司與金融機構的往來關係建立,提高集團間資金調度與資金運用效率 | ||
資訊系統風險 | 資訊系統異常 | ■作業程序標準化、定期演練 ■異地資料備份保管 | |
資訊安全 | ■資訊設備強化安全管理 ■收集重大資安議題作為點檢重要項目 ■落實風險控管與風險事件處理 | ||
市場風險 | 產業競爭 | ■調整產品分佈、持續拓展壓縮機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結合產品競爭優勢,維持推進大陸內銷市場產品佈局 ■持續強化核心技術,佈局差異化產品,拓展中大型及顛覆式的應用,加速滲透高附加價值之產品市場 ■穩定策略客戶一定的經營比例 | |
原物料風險 | 運輸風險 | ■原物料採購在地化 | |
公司治理環境 | 原物料風險 | 供料中斷 | ■供應商永續管理,定期評估。並將員工、環境、安全健康列入管控範圍 |
環境 | 氣候變遷風險 | 臭氧破壞 | ■第三代環保冷媒壓縮機(R32、R290、R450A)開發 ■降低非環保冷媒壓縮機銷售比例 |
技術轉型 | ■低碳轉型生產,AI及自動化全面升級提高生產力 ■強化產線的應變能力及敏捷度 | ||
淨零排放 | ■掌握各區域相關規定與政策 ■滿足客戶對節能產品需求,推動低碳產品 | ||
非預期停電 | ■定期維護機房設備 ■異地備援演練,分散風險減少損失 | ||
環境社會 | 環安衛風險 | 環境保護 | ■節能減碳;降低用紙、用水、用電,增加資源回收率並設定目標 ■簡化包裝及回收重複利用 ■妥善管理廢棄物之產出、貯存及清理程序 |
工安文化 | ■定期辦理環境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進行風險降低措施與緊急應變演習 | ||
法規調整 | ■定期辦理法規查核訓練 ■配合法規公告,確保放流水水質符合標準 |
為保護研發資源、持續推動產品創新、強化產品之核心技與 競爭力、提升企業獲利、達成營運目標及確保永續經營,本公司持 續推展智慧財產管理,透過智慧財產管理,瞭解智慧財產數量及其 變動趨勢,提升智慧財產管理制度運作之有效性,及有效地規劃開 發新產品之智慧財產評估,保護公司營運自由並維護得之開發研究 及創新,持續累積智財權資產。
(一)專利商標管理: 企業商業行為獲利的主要關鍵在行銷與創新。創新是目前企業商業活動的獲利核心之一,而專利是用來保護創新的手段,為加強智慧財產權之管理, 本公司依據制訂的『智慧財產權管理作業程序』及『集團專利管理及獎勵辦法』,持續鼓勵員工貢獻所長、創新研究,提升研發競爭力所產出獲取得之專利, 提升公司自我專利能量及其他無形智慧資產;同時制訂『專利侵權處理作業辦法』,為防範侵權指控與重視他人智財所進行的相關措施及對應措施, 供相關人員可循正確處理作業程序,以確保本公司正當權益與商譽。 (二)著作權管理: 本公司依據制訂的『知識文件管理推行辦法』,持續鼓勵研發中心單位同仁知識文件撰寫,將各項專業知識、工作流程、工作內容轉化為知識文件, 成為公司的無形智慧資產,並歸納於著作財產權,同時典藏於本公司閱覽室及網路硬碟,供公司相關人員閱覽與學習,提升專業技能運用於實務上。
本公司自2014年起導入智財管理制度,近年來主要執行情形如下: 2014年 ■ 擬定『智慧財產權管理作業程序』,為針對專利、商標及著作權等相關申請與管理作業。 2015年 ■ 建立『集團專利管理及獎勵辦法』,為鼓勵員工貢獻所長、創新研究,提升研發競爭能力,於國內、外申請並取得專利及獎勵。 ■ 建立『知識文件管理推行辦法』,將知識文件納入於著作權,以提升智財權能量。 2018年 ■ 公司智財管理人員參加由TIPA舉辦『專利訴訟實務班』課程受訓,共計30小時,以持續精進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強化本公司智慧財產權保護、認識及管理。 ■ 甄選績優知識文件,舉辦知識文件發表觀摩會活動,供公司相關人員聆聽及研討,提升專業技能運用於實務上。 2019年 ■ 公司智財管理人員參加由TIPA舉辦『智慧財產權基礎班』課程受訓,共計24小時,以持續精進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強化本公司智慧財產權保護、認識及管理。 ■ 擬定『專利侵權處理作業辦法』,為針對發生專利侵權事件或糾紛時,相關人員可循正確處理作業程序,以確保本公司正當權益與商譽。 2020年 ■ 修訂『集團專利管理及獎勵辦法』內容,係新增專利相關獎勵辦法及適用對象,藉以鼓勵員工貢獻所長、創新研究,提升研發競爭能力,於國內、外申請並取得專利及獎勵。 ■ 修訂『知識文件管理推行辦法』內容,係新增依知識文件內容評等而權限分級,供集團各相關人員閱讀與學習。 2021年 ■ 公司智財管理人員參加由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理律法律事務所主辦『兩岸最前線、專利新熱點-標準必要專利(SEP)之專利訴訟實務及B2B產業之法院取證程序』 【線上研討會】,以持續精進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強化本公司智慧財產權保護、認識及管理。 2022年 ■ 公司智財管理人員參加由理律法律事務所主辦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協辦之『台商因應歐洲統一專利系統應有之策略思考—IP申請及維權』【線上研討會】, 以持續精進智慧財產權相關知識,強化本公司智慧財產權保護、申請及管理。
(一)專利: 截至2022年止,公司專利累積申請總數量近900件,於專利獲准總數累積超過近 790 件,並截至2022年專利統計取得共 36 件,其中,中國大陸專利取得34 件, 台灣專利取得 2 件。在專利品質上,公司的專利獲准率高達約88%。 (二)商標: 截至2022年止,公司商標申請總數量供15件。 (三)著作權: 截至2022年止,已累計關於公司產品各項專業知識的撰寫,共計188篇知識文件報告。